其他

没了江浙,上海还剩下什么?

2017-12-29 新财富杂志


作者:他山之石

来源:识局(zhijuzk)


1


前几天,笔者去了江苏某地一个工厂,该公司大陆总部位于上海,生产工厂位于江苏。总部主要承担外贸、决策等功能;江苏工厂承担生产功能。


刚好那天上海总部的负责人也在江苏。笔者就顺势问了一句:“你们是考虑把总部放到上海后再考虑在江苏设厂的;还是先考虑在江苏设厂再考虑在上海设总部的;还是同步考虑的?”


这位老总愣了一下,然后回答说:“我们是考虑到江浙产业链很齐全,很适合我们企业,所以决定在江浙设厂,然后江浙附近最大的城市就是上海,需要美国总公司人员往来国内外很方便,所以在上海设立了总部。”


这个回答很有借鉴意义。也即这家跨国公司是因为江浙的原因才最终把总部设到了上海。假如这家企业看中的生产基地是珠三角的某个地方,或许他的总部就放到了深圳或广州去了。


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。


前段时间,有一家大型基金将总部从北京搬迁到了上海。整个选址过程是我们公司招商团队帮忙完成的。企业就说了一点,为何放在上海,就是因为客户在江苏和浙江,少部分在安徽,而上海是该地区核心城市,有辐射力,往来很方便,所以选择上海。


还是一句话,没有江浙的土豪客户的存在,企业也不会把总部放在上海。这就好比产业链上下游,资源在哪里,客户在哪里,哪里才是核心,而其他相关组织都跟着核心走。


实际上,大家如果有意去调查一下就发现,很多上海机构的客户基本都在江浙甚至更广的华东地区,呈现两头在外的现象,导致业务人员经常频繁在江浙地区出差,上海的办公室有时候一周都不回。


上海自然非常重要,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,也取得了很大成绩。笔者是不会通过赞扬江浙重要性来贬低上海。实际上,本文以上内容主要是分析一个现象:上海之所以重要性凸显,主要是背靠产业发达的江浙。


2


假设没有江浙,总部企业到底有多少会愿意放在上海?这个答案显而易见。笔者可以有一个初步结论:上海对于江浙的依赖度是高于江浙对于上海的依赖度的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纵观历史到现在,上海一直依赖江浙而得以发展。


回到古代,当江浙成为中国鱼米之乡经济重镇的时候,上海还在打渔,还是一个小渔村。


上海真正开始发展,始于其良好的地理位置,然后在西方列强+江浙精英的共同推动下才形成了远东第一大都市,这就是为何宁波人、无锡苏州人在上海势力庞大的原因。


建国之后,上海发挥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+政策支持+本地人精细的作风,诞生出一系列影响全国的产品和大企业。上海在计划经济时期辉煌过,精彩过,灿烂过。


然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,计划经济的逐步瓦解,国家政策对广东等南方地区的支持,80年代的上海的窘境是很多上海本地人历历在目的。


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,“上海搞不好了”是上海市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他们直接感受到的是物价高、经济不景气,马路上又脏又乱,一家几代人挤住在弄堂里的格子间,出门交通拥堵,上海人挤公交车的“惨烈”全国闻名。


后来是啥让上海焕发青春呢?就是确定浦东开发开放。说实话,这之后的模式可以总结为:国家政策支持+良好的地理位置+抓住时机利用外资+政府支持下国企大发展。


这些综合因素奠定了上海的大体量和国际影响力。然而,“大”和“强”还是有很大区别的。改革开放之后,上海基本就没诞生出好的大型企业,尤其是民企。而深圳却诞生了马化腾、任正非、王传福、王卫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家,上海呢?


与之相对应的是,上海有一点缺点仍然保留了下来,就是朝南坐,计划思维仍然较强。


《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》里朱镕基的讲话就指出“上海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工业技术中心,从来是朝南而坐、老大自居。现在地位下降,但架子仍然不小。大家都说上海人精明,其实我看并不见得。上海人论精明不如广东人,更不如香港人,也就是缺乏商业意识……我常讲:‘决千金者不计锱铢。’没有这种气魄,如何同别人合作呢?”


这句话放到现在,仍然适用。我们回到主题,上海很多人面对江浙的时候,仍然有这种意识。


比如,市面上有个段子:上海某区的一个提高行政效率的政策,受到了上级表扬,然后当地就认为自己做得好。然而,这个改革在江苏地区已经受到了上级10多次表扬……


段子真假无从考证。但从笔者实际多次往来江浙来看,在政府创新领域,什么浙江的“店小二”,江苏的“一枚公章管审批”早就领先。当然,我不是说江苏、浙江整体行政体制改革比上海好,但至少在行政审批领域,江苏、浙江服务企业的意识已经很强了,并且形成了机制化。


然而,部分人士却把江浙的创新说成劣币驱逐良币,说成“乱创新”。外地很多乱来,包括招商引资乱给政策,的确让上海这样遵纪守法的地区吃亏,但外地这种创新是合理合法的,怎么不去学习呢?


这就导致了一个特点,到了后期,很多外地政府去深圳,去前海学习自贸区,为啥?深圳自贸区尽管批准得晚,但创新举措不见得就比上海少啊,所以各地就去前海学习了。


3


我们再回到文章本身,谈上海与江浙的关系。面对江浙,上海不少人仍然认为自己做得好。但实际上,谁都清楚,上海的产业,除了金融外,基本都是起了个大早,赶了个晚集。(注:总部经济严格来说不能算作是一个产业)


反观江浙,杭州的互联网产业、汽车产业,苏州的智能制造产业,无锡的物联网产业等发展得特别好,不仅如此,杭州的金融业也发展得很快速。


而且杭州诞生了很多知名民企,上海却除了复星外,在国内基本上没有数一数二的民营企业。


我们并不是特意说上海不好,更不是贬低上海,而是作为新上海人,更希望上海发展得好。然而,面对深圳、北京的直接竞争,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,上海不少人居然在这样的情况下,还自我感觉很良好,很多时候面对江浙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,是时候该改改了。


正如朱镕基说的那样,还是以老大自居,现在地位下降,但架子仍然不小。在现实操作中,很多产业都把江浙当成竞争对手,而不是合作。173计划早已不在,但这种思维仍然不轻。


上海自己要做产业全能冠军,每个方向都想发展。结果呢,实际上,论现代服务业,上海比例不及北京;论科技产行业,不及深圳;论智能制造业,不及苏锡常。我们倒不是说非要上海是全能冠军,处处和各个领域第一名比,只是要知耻而后勇。


所以上海此前在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同时,一直在提要发展先进制造业。但先进制造业除了一些国家布局的央企之外,仍然鲜有出彩的企业。


所以说白了,上海要大发展,除了盯紧全球之外,更应脚踏实地对接江浙,在服务江浙的过程中壮大自己,这就需要破除“老子天下第一”的观点,虚心向江浙学习;同时以实际行动统筹长三角一体化,做到产业分工相对明确,各有侧重点。对标全球没问题,但与此同时,更要对标江浙,融为一体。


4


12月6日至7日,李强等上海市领导率领的上海市党政代表团,用两天时间对安徽、江苏、浙江进行学习考察。人民日报的报道就写道,尽管外界猜测李强“迟早会有一次‘长三角行’,但没想到,这一行动来得那么快”。


“对标国际最高标准、最好水平,对标兄弟省区市的先进经验,对标自身改革进展实际成效,主动找差距、找不足,虚心学习借鉴他人之长,尽快把短板补上”。这是大佬对干部们的再三提醒。而兄弟城市,首选就是北京、深圳以及江浙。


显然,上海又是特别需要强化“长三角站位”的一个地方。上海需要和江浙整体抱团考虑,尽管有产业竞争,这很正常。但若不站得高,看得远,在服务江浙中发展自身的金融、总部、高端研发等,那未来或许更没有机会了。


比如松江区,如果开车走G60高速,可以看出松江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+产业集聚的魄力,各路英雄沿着G60高速竞相绽放,不是拍马屁,再说咱也不认识松江区领导,说实话,上海不少区县好久没有这么大魄力的事情了。


说实话,上海郊区的灯下黑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。很多人经过浙江、江苏到达上海郊区,然后进入城区,就会感受到上海郊区城建、基础设施等不如江浙。假设从江苏沿江高速从太仓进入嘉定,你会感觉到高速公路质量怎么一下子下降那么多?而在这背后是郊区产业的不完善,很多应该重点发展的智能制造等产业与太仓、昆山无法比拟。而所谓的郊区总部经济等则在郊区属于锦上添花类型,不能撑起半边天。


老大要有老大的样子,无论是胸怀还是实力。而与此同时,杭州和南京亦需要摒弃小圈子意识,拥抱长三角一体化。


(注:江浙在取得成绩的同时,也有不少挑战。本文仅就上海而言,亦非通过表扬江浙来贬低上海。定无此意。)

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。本公众号转载此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。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


点击图片进入购买

《经济数据的财富密码》

周金涛《涛动周期论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